找到相关内容6880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商羯罗的解脱观及其思想渊源

    的“梵界”或“真如界”(satyaloka),去了之后就不会返回了,即得到了解脱。另一个“祖乘道”(pitryana)又称“黑暗道”(dhumamarga),去了祖乘道的则在享用了他的善行的果报后还会...

    孙晶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0691538.html
  • 论王船山的天道观

    实性证得真如本体,即船山此处所谓“光明藏”,除此之外,无论是造作一切色法(物质世界)之地水火风“四大种”,还是眼耳鼻口身之五根或色声香味触之五尘,都是遍计所执之幻相。相形之下,老氏主张无生有:“天下万物...

    刘梁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5692086.html
  • 禅风熏染中的心态

    得简捷直白一些,就是心不住于物的。“于一切上,念念不住,即无缚也”(《坛经》)。只有“无住”方能“无缚”。慧能以“直心”作为“一行三昧”的关键,而所谓“直心”,也便是“真如”、“佛性”。《坛经》中说“...

    张晶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60692118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七)

    毕竟空。」即大至三世十方,小至微尘一念,从世俗的因果报应,到佛所得真如实际,   一切皆空。   ⑧《摩诃般若波罗密经·序品》:「佛告舍利弗,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密中,以无所舍法,应具足檀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093152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五)

     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五)   ③《般舟三昧经·行品》:「菩萨於是间国土,闻阿弥陀佛,数数念,用是念故,见阿弥陀佛。见佛已从,问:当持何等法生阿弥陀佛国?尔时,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,欲来生我国者,常念我数数,常当守念,莫有休息,如是得来生我国。」   ④实相:指不依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真理。鸠摩罗什把实相当作如、真如、法性、法相、真际、实际的同义词,即是佛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193154.html
  • 现代中国佛教慈善观念的“返本开新”

    当勤行,更不待言。若能敬佛法僧,信业果报,努力精进以行乎有益于人群之善事,随喜真如性,不迷菩提心,则即是修菩萨行,亦即是成佛之因行也。”(悲华《行为主义之佛乘》,载《海潮音》第二卷第二期,《狮子吼》第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慈善|返本开新|现代中国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55293214.html
  • 以公益心去做佛教事业 宋代佛教的慈善事业

    一六三亩,除建寺以居守僧外,为屋十八楹,复买田岁收米一四八石以食守者。泸州有旧园、新园二所。新园是孝宗淳熙九年(1182)郡守赵雄所置,命开如,真如寺二僧主掌安葬饥民,事毕上奏,赐给二僧紫衣、师号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慈善|宋代寺院|公益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14393289.html
  • 长安佛教简略概述

    文句体会它的精神实质(《道行经序》)。有了这样的体会,才不至于把虚豁的真如或本无当作能生万有的第一因(《名僧传抄·昙济传》),也才能把第一义谛与世俗谛不一不异、不即不离的义理表现在行动上。《合放光光赞...,却有很多的付法者,其中义真、法全、文秘等,乃化甚广。其中圆仁、慧远、圆珍、宗睿、真如等诸家,法化甚广。其中圆仁、慧远、圆珍、宗睿与早他们来唐之最澄、空海、圆行、常晓合称入唐八大家,是日本真言宗之八大...

    弘学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3393389.html
  • 以公益心去做佛教事业 宋代佛教的慈善事业

    二所。新园是孝宗淳熙九年(1182)郡守赵雄所置,命开如,真如寺二僧主掌安葬饥民,事毕上奏,赐给二僧紫衣、师号。   全国所设置之漏泽园有一定的程规和管理办法,较少弹性。所以在遇到特殊状况如兵灾时疫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3170093595.html
  • 解脱大乘天论—兼谈玄奘法师的大乘菩萨行

      大乘理论起源于何时?其说不一。从佛说经教来看,最早的大乘思想应该是“无始”,因为大乘思想的核心就是佛性真如。但这样说,恐怕不能契合那些习惯于编年、系统、考证、思辩与分别的研究者。故我们不妨将时间...

    王惕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293684.html